免疫学教研室成立于1992年,为基础医学重要基层教学科研组织。2010年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团队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评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24年获评为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免疫学和分子医学研究所先后获批山东省免疫学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设岗单位、济宁市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细胞生物医疗技术重点实验室(与附属医院合作)。
现有工作人员19名,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高级实验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5人。教研室现有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济宁医学院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名。
国内率先开展医学免疫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极大推动了医学免疫学多媒体教学的发展。2001年、2005 年,荣获第四、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医学免疫学》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3年开始探索混合式教学,构建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和周期式模块化翻转课堂。2018年、2022 年,连续荣获第八、九届山东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2023年荣获山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一等奖。
免疫学科已形成泰山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博士学位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科研梯队。2020年获批“济宁市重点实验室”,2024年实验室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合作获批山东省细胞生物医疗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至今,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3个,总研究经费近1千万。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58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45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9篇,影响因子大于5分23篇。实验室共申请专利4项,其中获批2项,另有2项处于审查阶段,已实现成果转化2项,转化金额60余万元。实验室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励1项,厅级科研奖励1项。
经过多年的努力,实验室在科研方面已经形成了几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肿瘤免疫:从肿瘤微环境入手,研究肿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2.自身免疫: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理,聚焦常见自身免疫病如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组织损伤和病程进展的分子机制。
3.代谢与免疫:研究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在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并探索其干预策略。
目前实验室已与美国西奈山医学院、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等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已派出3人次到国内外进修学习。
免疫教研室注重科教、科普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科研实践平台,举办免疫学科普作品大赛。免疫学教研室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指导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项、省级以上科研创新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15篇,中文核心论文8篇;获得中国免疫学会科普作品奖励4项,山东免疫学会科普作品奖励20项。